育才保育院开展大班年级组教研活动 上一个 下一个
罗莹莹 "2020-12-10"

   幼儿自主性发展逐渐成为学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幼儿是发展的主体,幼儿的自主性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创造性游戏因其独特的环境和教师的帮助成为幼儿自主性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幼儿关于社会等方面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游戏中发现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时间短暂、游戏情节设置单一乏味、幼儿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等问题,使得自主游戏活动很难顺利进行。为了幼儿的教育和发展,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合理地投放游戏材料,制定游戏方式,尊重幼儿对游戏的选择,及时对游戏做出必要的点评。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教学实践中的相关探索,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开展游戏活动,2020年12月7日南昌市育才保育院大班组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并讨论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游戏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活动的内容与要求。
  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游戏不再是以前由教师发起的模式,应当转变为由教师与幼儿共同或者只由幼儿发起,让活动开始时幼儿就成为活动的一分子,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结伴,始终感受到自由选择的快乐。教师也不再是游戏的主导者,游戏的掌控权逐渐由幼儿拥有,教师成为游戏的参与者或者指导者。
  在教学性活动中,教师是核心,是关键,引导幼儿发现探索新知识,这就会使人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教师都是活动的主导者,幼儿的活动都应该跟随教师的步伐思路,教师掌握着整个游戏的进程,幼儿则成为被动接受者。这种情况完全不符合自主性游戏设计的初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幼儿都应该是游戏的主导者,自主权应当在幼儿手中,只有幼儿对游戏有兴趣,才能体现游戏的价值,如果幼儿只能按照教师的意愿活动,那么这对于幼儿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游戏材料要充足,拥有良好的游戏环境良好的游戏环境包括充足的游戏材料和游戏空间,幼儿冲突主要体现在游戏空间不足和游戏材料数量少,引发争抢。所以我们应该准备足够大的游戏空间和足够多的游戏材料。幼儿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在和玩具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一旦玩具材料数量不够,难以满足幼儿的发展,这肯定会影响幼儿的探索互动,进而影响幼儿的发展。材料的准备不仅要满足数量充足,还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游戏材料数量应该多;中班幼儿的游戏材料不仅数量充足,种类也要多,帮助幼儿在交往同伴的同时还能游戏;而大班幼儿的游戏材料数量不再重要,重要的应当是种类多,可变性高。

  教师随时观察自主性游戏,适时介入游戏教师要想在实践中提高观察质量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具有一定的观察时间才能保证优越的观察质量。适当的观察不仅为幼儿自身发展提供了时间,还给予了教师一定的时间用来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游戏情境,盲目地介入只会适得其反,扰乱幼儿已经形成的游戏情境,无形中影响了幼儿的发展。所以说在面对幼儿自主性情境的发展时,教师打算介入前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加以观察,准确把握幼儿表现出来的语言行为,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游戏情境,以哪种方式介入比较合适,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发展。



  此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良好互动氛围,促进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