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怎么办?聪明父母如何斗智斗勇 上一个 下一个
彭妍 "2023-05-25"

4岁的宝宝会要挟父母吗?有句话说得好"4岁之前,猫狗都嫌",4岁的孩子虽然看着小,但是也已经有相对应的人格发育特点,从学会说话开始,宝宝的认知和心理就开始快速发展,开始有了自尊心、虚荣感,并有着强烈的物权意识,他们开始进入第一个反抗期,变得任性、不听话,用当下流行语说就是"左耳听右耳冒,不服输瞎胡闹”。这个阶段带娃对很多父母来说,顿感压力倍增,身心疲惫。

      某些心理学专家认为,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考察人格的发展,提出了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而4岁孩子应该处于人格特征的第三阶段:学前期(4-6岁),这个阶段的人格主要发展特点就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这个阶段的孩子行为多动,性格更为活泼,语言表达需求增大,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同时其思维尤其是表象性思维发展很快。
      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也是最吸引人的阶段,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对于童话故事、拟人化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并主动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认知周围环境。这个阶段的儿童也可以说是一张白纸成为艺术品的最佳时期,性格的塑造、知识启蒙、语言发育都是黄金期。
      总之,4岁的孩子已初具整个人格的缩影,日后会如何发展,究竟是"向左还是向右,是否出现偏差或混乱”将来会很巧妙地陆续表现出来。因此研究如何应对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问题,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为什么会用哭闹要挟?

1、溺爱。有求必应,任其为所欲为,孩子经常利用父母的失败,达到或实现自己的目的,一旦在放纵的条件下养成习惯,会养成孩子的既得意识,如果没有达成目的和需求,会形成他们的暴躁性格。
2、挫折。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主观意识,对好、坏,成功、失败都有潜意识的主观判断,一旦遭受挫折感,也容易发脾气、引起哭闹。4岁的孩子成长得很快,有一种强烈的想自主、操纵的愿望,如果经常被有限的能力或暴力所阻碍。会使得孩子产生失败和沮丧的感觉,而愤怒和发泄是孩子最直观的表达方式。
3、模仿。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是孩子的留声机,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冲动,落泪、悲伤、沮丧、发怒等情绪,孩子就会模仿他们。父母如果用哭闹解决问题,那么一定会在孩子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该怎么办?

1、要有耐心,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充沛,多动活泼,对事物探究不厌其烦,更重要的需求旺盛,因此父母接受幼儿这阶段的多的,,现象。做好一个听众的角色,同时也要养成耐心指导的习惯。满足孩子的沟通欲望。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要做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把对错明辨是非的道理准确传达给孩子,切忌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混淆对错,或者因为怜悯孩子小等当做不作为借口。同一件事,今天做是错的,明天做就是对的,父母这样去教育孩子,孩子自己都是糊涂的,如何能够形成对错的判断呢。
3、坚持原则、立场,对于可以和不可以,得到和得不到,应该和不应该,都要对孩子坚持一个长久的应对原则,记住,"水满则自益”,过分满足就会失去节制,放纵也是一种伤害!
4、切忌乱用奖励,奖励是对孩子优点的认可,更是鞭策,如果事事靠奖励来作为孩子的动力,那么这种奖励就失去了意义,久之就会成为要挟的条件,造成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局面,对孩子的奖励要用在刀刃上,让孩子知道轻易达到的目标是正常的,突破和挑战才有成就感。
5、最后一点,一定要掌握好自己的角色,父母是天使,更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当孩子哭的时候,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被孩子品味、琢磨,让孩子认识荣辱、正直、坚强、尊重、礼貌等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孩子知道在任何场合哭闹都是一种错误甚至羞耻的行为。

       孩子用哭闹要挟父母,这件事要理性对待,很多时候用愤怒平息愤怒,往往会火上浇油,即使熄火了也会留下一片狼藉,与其被愤怒的情绪佐佑,不如换种其他方式来清理思路,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