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闹情绪",父母这样做就对了! 上一个 下一个
彭妍 "2023-02-22"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状况,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喜欢无理取闹。孩子有撒泼打滚、哭闹不休的行为,一定是家长的方法错了。

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起情绪,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惯常的方法有四种:
不许哭——堵、压抑
       这是压抑孩子的情绪,情绪是能量的流动,压抑只是暂时被堵住。积压在心里,如果一直不断积压,会导致某一天更大的爆发。
多大点事呀——隔离、忽视
      这是忽视孩子的情绪,家长的忽视让孩子的需求没有满足。如果她也学会了用隔离和忽视来处理情绪,将来会导致不悦的堆积,甚至心理上的疾病。
带你吃好吃的去——转移、替代
      用食物这些低层次的生理需求,暂时替代孩的子的情感需求,长久会导致孩子积压很多情绪的垃圾,还有食物过剩的脂肪。
再闹就不要(管)你了——要挟、恐吓
       直接用大人的强势把孩子的情绪镇压下去,表面看似乎快速、简单地解决了家长的麻烦,但实际上会造成孩子将来的粗暴与冷漠
      其实这4种方式,只是把孩子的情绪压制或者转移,情绪始终还在那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師解,或许未来某一天可能会以更失控的方式出现。
      所以家长们要学着去真正处理孩子的情绪,但有家长担心孩子闹脾气还不管,将来更不好管了。这里就需要分清楚行为和情绪,家长需要规范的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情绪。
这6点建议分享给大家
1.家长不要怕孩子起情绪
孩子闹脾气家长如果逃避或者不耐烦,只会给孩子的情绪火上浇油,演变成没法收场的"亲子博弈战”。孩子闹情绪是正常的,家长要接纳并尊重孩子的情绪,他们还没学会处理情绪,这正好是一个教他的机会。
2.耐心帮助孩子看见情绪
孩子很多时候闹情绪,是在寻求关注和保护,可能是身体不舒服。家长给予情绪的安抚,等孩子得到足够的关注,情绪就会平复
3.允许孩子宣泄情绪
在安全的场合允许孩子表达出来,有时候家长处理孩子的情绪风暴只需要耐心地等待,就像安静地等待一次夏天的暴雨。耐心等待的意义是用行动包容孩子的情绪,孩子过后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他会更有安全感。
4.训练孩子处理情绪,承担选择后果
孩子过度的闹脾气,就需要让他知道边界。比如让他明白通过哭闹达到自己的目的是不可以的,孩子知道哭闹的行为达不到目的,一次两次之后就会妥协和收敛,自然会想办法选择更好的方式去达成目的。
5.做一些愉快的事情
小孩子也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先给一个久久的抱抱,再陪着他们做一些开心的事情,一起散散步,欣赏美景等等。
6.运动和玩耍是最好的治愈
运动本身就能转化掉消沉的情绪,孩子最爱的游戏,也是最好的治愈药剂。